巨大的成功。
在这期间,作家出版社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而诗刊杂志社由于参与了校对和排版并署名。
不仅有分成,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声誉。
特别是那个建议采用版税制分成、并且没让曹正伟溜掉的余编辑。
更是得到了丰厚的奖励,拿奖拿到手软。
曹正伟自然也是名利双收。
别的就不说了。
哪怕这本书之后的销量不再增长。
光是按之前的稿酬计算方式。
他曹正伟也能拿到那二十万册的稿费。
那就是九万六千元人民币啊!
九万六千元。
在现如今的1983年。
这可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可能正是因为成果太过显著。
所以主编才会找上他。
不仅提前支付了他的稿酬。
而且还给了他不少工业券和其他相关票据作为奖励。
没错,曹正伟购买收音机所需的工业券。
都是出版社给予他的特别奖励。
并未算入稿酬内。
不然的话,以曹正伟目前在工厂的收入。
他是无法攒齐购买录音机所需的工业券的。
要知道,工业券。
或者说购物券这种东西。
当时是根据个人工资进行配发的。
通常是每十块钱配发一张,随工资一同领取。
以曹正伟当前每月三十元的工资来看。
正常情况下每月只能领到三张工业券。
他在工厂工作不满三个月。
根本不可能买得起价值三百多元的录音机。
不仅如此,主编还向他发出邀请。
请他参加即将召开的“青春诗会”。
除此之外,主编还表示。
要推荐他加入全国作家协会。
成为一名正式会员。
主编甚至还想把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