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北郊,邙山。
袁绍仍在这里蹲守,一心做着救驾立功的美梦。
文丑不停地来回踱步,时不时踮起脚尖朝着洛阳城的方向张望,口中嘟囔着:
“这都多久了,怎么还没动静?莫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袁绍见状,语重心长地教导道: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为将者最忌心浮气躁。”
“只需耐心等候,时机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文丑解释道:
“主公,要不派个人去城里打听打听情况?”
袁绍双手背在身后,眺望洛阳城方向,胸有成竹地说道:
“一切早已安排妥当,不必多此一举。你且安心等着便是。”
文丑无奈,只得撇了撇嘴。
许攸听着二人的对话,心中暗自佩服自己这位主公。
主公这张嘴可真是厉害,三言两语就把文丑稳住了,还顺道装了一波,彰显了自己深谙为将之道。
难怪众人都在背后调侃主公为“袁大嘴”。
当然,愿大嘴外号的由来,还有一个原因:
袁绍为人优柔寡断,每逢大事总是高谈阔论,长篇大论地分析局势、讨论策略。
可一到做决策的时候,就开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他嘴上的功夫,可比实际行动厉害多了。
算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吧
想到这儿,许攸转头看向文丑,笑着安慰道:
“文将军莫急,此次我们谋划已久,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待事成之后,你我皆有封赏,就等着升官吧!”
许攸如此笃定,不是为了奉迎袁绍,而是出于对自己判断的自信。
这次策划十常侍和何进鹬蚌相争,许攸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并提出了关键性建议。
如今前面三步,都在按计划进行。
只待最后收网了,不会有什么意外。
说罢,许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