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知道的事情?
登场的一群读书人面面相觑,你宋卿莫不是来捣乱的?读书人看的书里,哪里会写这种东西?
大家考校的都是圣人经典,历史策论,谁没事学风水?
这种问题,除了术士体系的修行者,恐怕没人能答得出来吧?
就在有人准备出声喝问,抱怨试题与儒家体系不符的时候,一道温柔清冷的声音从后方响起。
“当兑山震向,方能提升人气,以达到家族兴旺的目的。”
宋卿诧异。
竟真有人能答出来?
“王嫣小姐所答,正是答案。”
什么!
答对了?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王嫣穿着一身白衣,与司天监的术士长得这么像。
能够答出宋卿的问题,王嫣多半是术士体系的修行者。
众人的心里几乎都这么想。
“我来出题。”
第二道题,由国子监的一名学子,一步迈出。
“以作对为题,上联:以忠孝仁恕传家,无大盛亦无大衰,先世之贻谋远矣。”
好题!
场内读书人,目露精光,终于有了一展才华的舞台!
这题如果答得好了,如此佳句甚至还能得以流传,在怀庆殿下的笄礼上留下佳话。
学子们埋头苦思,奋笔疾书,在大纸上删了又改,改了又删。
亦有无需笔墨者,绕着比试台四处踱步,口中念念有词,努力去捕捉那乍现灵光。
唯有王语嫣静立不动,稍加思索后,便答出:
于困苦艰难行善,有有厚德必有厚福,后人之继述勉旃。
妙哉!
佳句!当真佳句!
还在苦苦思索的学子们,都纷纷停下了自己的思绪,开始品味起王语嫣的下联。
“王嫣小姐,当真是才华横溢。”
“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对出如此工整的下联。”
“王嫣小姐之才,在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