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位时,必须注意避免误伤五脏。它详细描述了误伤五脏后的症状及死期,并指出了避免误伤的方法。
例如,凡是在胸腹的部位用针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一定要避开五脏。如果中伤了心脏,顷刻就死;中伤了脾脏,五天就死了;中伤了肾脏,七天就死了;中伤了肺脏,五天就死了;中伤了膈膜,叫做“伤中”,虽然暂时病是好些,但由于脏气相乱,不出一年也要死亡。
3.十二经脉气绝的症状:
诊要经终论还详细描述了十二经脉气绝时的症状,为中医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在中医理论中,经脉气绝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病理状态,它描述了当人体某条经脉的气血运行受到严重阻碍或断绝时,病人会出现一系列特定的症状。下面对太阳经脉、少阳经脉和阳明经脉气绝时的症状进行科普解读。
首先,太阳经脉气绝时,病人会出现两目上视、身背反张、手足抽搐、面色发白、出绝汗等症状。这些症状反映了太阳经脉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它主宰着人体的阳气和体表防御功能。当太阳经脉气绝时,阳气无法正常运行,体表防御功能失常,病人就会出现两目上视(阳气上浮)、身背反张(阳气失于约束)、手足抽搐(筋脉失养)、面色发白(阳气不足)、出绝汗(阳气外泄)等症状。
少阳经脉气绝时,病人会出现耳聋、遍体骨节松懈、目系断绝等症状。少阳经脉主宰着人体的气机升降和调节功能。当少阳经脉气绝时,气机升降失常,病人就会出现耳聋(气机不畅)、遍体骨节松懈(气机失于约束)、目系断绝(气机无法通达于目)等症状。这些症状反映了少阳经脉在调节人体气机方面的重要作用。
阳明经脉气绝时,病人会出现口耳张大、常常害怕、言语错乱等症状。阳明经脉主宰着人体的消化功能和精神活动。当阳明经脉气绝时,消化功能失常,精神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病人就会出现口耳张大(阳明之气外泄)、常常害怕(心神不宁)、言语错乱(神明失主)等症状。这些症状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