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虽接到了明确的命令,但命令中故意模糊了各方身份及具体细节,以免信息泄露。他补充道:“我本已登上伊尔-76,但并非作为飞行员,因此不知飞行计划,甚至目的地也未被告知。我们原本的任务是押运,现又追加命令,要求我们维持与某架飞机的联络,所以,若你们的目的地是国内,那我恐怕也得随你们前往了。”
为确保无误,小宁再次确认:“你们是否需要一名空天军联络员及一套对空联络设备,以确保飞行顺畅?”
苏勤对此并未感到意外,他手中的命令也并未详尽无遗。长途跋涉后,他有许多事情需要汇报,对于通信设备的第三方转发也并无太多计较。他稍作思考后答道:“是的,我们需要。”
“那么,他们可以登艇。”苏勤让开了通往舱口的道路,但随即补充道:“不过,在出发前,我需向上级请示。”
小宁满口应承,心中却已认定此事不成问题。两国关系密切,搭载两名士兵不过是举手之劳,更何况,这不过是一艘能够飞行的潜艇罢了。
苏勤一边引路,一边通过对讲机口述请示电文,由艇上唯一的通讯兵赵荣光发出。小宁注意到潜艇指挥塔上闪烁的电焊火花,好奇地问道:“那是在做什么?难道现在才进行改装?”
“是的,”苏勤回答,“我们艇上缺乏大气层内飞行导航设备,现在正在紧急安装你们提供的设备,来自高空气球,吊篮都已备好,只需安装支架,吊挂在潜艇腹部。”
“腹部?”小宁惊讶地问,“那岂不是要置于水下?”
“不必,我们已离开水面。”苏勤的回答让小宁难以置信,他暗暗感受了一下,确实,站在泰山号上比旁边那艘大拖船还要平稳。
“时间紧迫,天色将晚,我们最多两小时后出发。”苏勤继续前行,“我们先用餐吧,起飞后就没法做饭了。”
其实,艇上仍有办法烹饪,但苏勤不想浪费电力,也不想因开启防护罩而带走冷却水。飞行中艇身颠簸,非专业潜艇兵最好减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