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产业大多也遭了狙击,损失不可谓不惨痛。
但好就好在唐家的重心并不是在京城而是在江南道,真实历史上在周天子开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前,皇权都是很难下到州府的,皇权不下县那都是到了宋以后的事情了,已经代表着县级已经被笼罩在皇权范围之内了。
正经历史里的唐代为什么会有节度使割据甚至叛乱的情况,其实也就是因为皇权的触角伸不到那边。
皇权都不行,相权就更别提了,统治力较高的反而是士大夫阶层背后的乡族、士族势力盘根错节。
所以哪怕高士廉搞京城的商人可以,但想动人家地盘上的人,那都别提是敌对关系的了,就算是同盟关系的世家领地他都得跟人客客气气的商量着来。
不过损失还是很大的,毕竟京城那可是经济中心,在这里被排挤出去了,再想回来可就难如登天。
至于小王爷,蝗灾的余威还没有过去,他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并不能有效的回防,只能强忍着恶心继续在外头折腾,每天都是自己这边的势力在京城遭遇危机的消息,但他却毫无办法。
不过他这一战的确是成名了,这场关于粮食的阻击战让小王爷在商界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有名的大掌柜凑在一起讨论的时候都必会复盘这场惊世之战,仔细的分析其中细节,对这里头的的步步为营可谓是叹为观止。
甚至于这场商战都已经被杂家学派记录在了他们的著作随笔之中,还说此番粮战可为后代子孙反复商盘。
不过这里头连半个字都没提到夏林,倒不是说小王爷抢功,而是夏林自己主动要求的,因为他现在还太虚了,潜伏在最底层是他的不二之选,但凡是出现在跳出来就很容易被针对,一旦被针对他后续的发展必然会举步维艰。
所以低调才是王道,闷声发大财,天塌了都得让个高的顶着,比如鸿宝帝比如小王爷。
而这时已经回到丹徒县的叶良辰也在仔细的钻研这场粮战,他枯坐在椅子前,越看这玩意越眼熟,最后竟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