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媒体流量暴增。
许敏霞带着张潮来到了会议室,赵常田、李启刚已经在会议室里等着了。
张潮看着会议室桌上的稿件,问道:“不然,我们先审稿?”
李启刚道:“不急,审稿是下午。现在这些已经是挑过一轮以后剩下的。我们杂志社的编辑和沪上本地的高校老师、作家,之前两周已经把大部分明显不合格的筛掉了。”
赵常田道:“你先说说你那个副刊的详细方案。”
张潮整理了一下思路,才开口道:“这个副刊,一定要是一份完全属于‘青少年’的杂志。我这里说的‘完全’,主要指的是作者。”
李启刚疑道:“什么意思?”
张潮进一步解释道:“我之前在沪上书展说过,不愿意长大的青春文学作家,只会长成青春痘。这个看法我现在也没有变。所以这个副刊的作者,年龄必须控制在22岁以下。
第2/2页)
包括我这个临时主编,最多干到22岁,也要退出。其他编辑方面,也尽量控制在30岁以内——我们《新芽》杂志,应该有这个人才储备吧?”
赵常田道:“这倒确实是一个吸引青少年读者的点,很容易获取共鸣……你再说说那个投票是怎么回事?”
张潮道:“每期副刊的最后一页,都是投票栏。读者可以把它裁下来,然后勾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和作者——具体数量待定——寄给我们。
在下一期的杂志上,我们会登出上一期的排名。到了年底进行盘点,下一年的第一期,登出年度总排名,选出最佳、最佳散文、最佳诗歌、最佳非虚构写作、最佳作者……搞个颁奖典礼,刚好和新理念大赛放在一起。”
李启刚道:“这,这不是和今年那个什么什么女声一样?另外,早期杂志销量低的时候的作品不是很吃亏吗,会不会把好作品埋没了?”
张潮道:“早期杂志有人要,我们继续印就是了。在杂志上和读者说明一下就好,这有什么难的?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