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所有人走后,张潮一个回笼觉睡到10点钟才起床洗漱,然后穿着大短裤、屐着人字拖,打了个车,去泮溪吃早茶。
点了一笼虾饺、一笼凤爪、一例烧鹅,又点了罗汉果茶,张潮开始享受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早晨。
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他。他也不需要写、写剧本,不需要审核稿件,不需要和或近或疏的人们沟通和应酬,甚至不需要说话,点菜都只要在菜单上勾两下就行。
这种环境让张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一份早茶,张潮就叹到了下午1点多钟,最后又吃了一份干炒牛河,才回到酒店,继续睡觉。
晚上张潮找了家排档胡乱填饱了肚子,又去上下九瞎逛了一圈,快10点才回房间。
这时候采风团也已经回来了,个个大包小包、精疲力尽,与生龙活虎的张潮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他们一见到张潮,就气哼哼的,搞得他莫名其妙。作家班的同学雷平洋找了个机会,偷偷告诉张潮道:“港岛那边和花城社对接的出版协会,组织了个新闻发布会,结果到场的记者听说你没来,呼啦一下全走了……”
第2/2页)
张潮:“……”
后面3天的行程就比较乏善可陈了。大家先去从化泡了泡温泉,又去清远吃了吃走地鸡,然后再花半天时间开个会,研讨一些有的没的的文学话题。
不过花城社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给《花城》杂志约到了二十多篇稿子,就连于华都说考虑要不要把自己刚刚完成的长篇《兄弟(上)》,交给花城社出版。
于华可是整整十年没有发过长篇作品了,这个表态可把萧建国激动坏了,就连没有约到张潮稿子的沮丧,都被冲淡了很多。
张潮现在自己搞文学杂志,不肯把稿子放给其他期刊,也情有可原。花城社主要还是盯上了他的《大医》——不是说两年以后才考虑出单行本吗?这在出版界,不算一个长周期,现在就做好铺垫很重要。
5月5日,众人来到了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