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得知朱允熥又要与海匪之女成亲的消息,内心五味杂陈。
一方面,朱允熥似乎将心思过多地放在了儿女情长上,这让朱元璋觉得他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
从政权稳定角度看,这是件好事,他不必再对方方面面严防死守,担忧朱允熥会威胁到皇太孙朱允炆的地位。
可另一方面,朱允熥在宝安的一系列举措,又实实在在展现出了他的能力。
朱元璋当初把他派到宝安县经营市舶司,是期望他能在对外贸易这块做出一番成绩,带动沿海经济发展,巩固大明海防。
但现在看来,朱允熥不仅市舶司的建设没什么明显进展,还和海匪打得火热,这不是养寇自重又是什么?
长此以往,宝安县还不得乱套了?
不过,作为一位在权谋之术上浸淫多年的帝王,朱元璋应对这类事情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
他略作思忖,一个截胡的主意便在心中形成。
朱允熥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和海匪往来,肯定已经和海匪头子方雄达成了某种私下默契。
想到这儿,朱元璋踱步至书案前,提笔蘸墨,沉思片刻后,挥毫写下一封招降文书,目标直指方雄。
朱元璋的意图十分明确。
倘若方雄接受招安,那自然万事大吉。
朝廷便能顺势将这股海上势力纳入掌控,既增强了海防力量,又能借此杜绝朱允熥日后养寇自重的可能。
可要是方雄拒绝,那朱允熥与海匪勾结的把柄就实实在在落在了朱元璋手里,到时候收拾朱允熥,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想到这儿,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
而远在宝安县的朱允熥,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会来这一招。
得知消息后,他赶忙找到孙若薇商议对策。
孙若薇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微微蹙起眉头,分析道:
“陛下显然已经察觉到王爷养寇自重的心思,对王爷也有了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