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声音也逐渐从容起来:
“好一点也就是个王国侍郎(省|厅科长),往上争一争,若是运气不错,兴许能得个奉朝请?(总统府参事)三十岁能做到左军谘议(军高参),便算通达。最后按资转迁,蹉跎年岁,熬到四十岁,能做到中书侍郎(某央|办公|厅主|任),已是顺遂!若是一般人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但以王兄的才学门地,我为王兄不值!”
(很多官职古今不好类比,所以只是职位上先暂时让大家有个概念,不是全然相等的意思,等以后到了需要交待的时候还会详细介绍)
说到最后,柳憕连连摇头,一副扼腕叹息的模样。
柳憕什么意思,王扬大概猜到几分,顺着他的话问道:“那柳兄有什么好办法呢?”
柳憕心下一喜,装腔拿调地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缓缓推到王扬面前,似笑非笑:“你看看。”
真是支棱起来!
王扬拆信而读,这是柳憕给他的父亲柳老国公的信,信中盛赞王扬人品才华,请求父亲将王扬收为门生。
“王兄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血统决定下限,家世决定上限。王兄的血统虽贵,可这家世嘛......但没关系,我父亲可以收你做门生,有我柳家的照拂,别的不说,就算建康那些琅琊王氏,也不敢小觑你!”
柳憕越说越有感觉,语气也越来越自如:“王兄甚至没必要在郡学、国子学浪费时间,我父亲可以直接安排你举秀才,起家便做国子博士!或者秀才这一步也跳过,干脆由公府辟召,做实官。保证王兄的起家官至少在王国侍郎以上,如何?”
王扬有些心动,倒不是因为柳憕说的如何保他仕途通畅的问题,主要是他在权衡,是否可以借助柳家的力量,对付那两股要挟他的势力。
神秘女那波还好说,起码不是马上就要大难临头,但王泰那边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端午节一过,说不定就到了分生死的时刻。
王扬其实已经定好了反攻计划,很快便要执行,但此时柳憕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