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条”,但又说牵扯复杂,要一步步来。这是在说整个治蛮方略,还是仅仅说与汶阳蛮试行通商?还有为什么不让说这是圣意呢?
天心实难测......
“陛下要派人往蛮族,能不能让臣推荐一个人选?”
天子略微一顿道:“兹事体大,朕不能一人断之,还要付之公议,人选的问题,卿就先不要操心了。”
???
柳世隆虽然话说的是“能不能让臣推荐”,但他完全没想到不能的情况。以他的身份,和天子的关系,再加上他是这件事的苦主,推荐一个人有什么不行?最终用不用还在皇上。没想到连荐都没来得及荐,就被拒绝了?
柳世隆行事向来有分寸,若是一般情况,皇上这么说,他肯定不再多言。可现在是为了救儿子,也顾不得什么分寸了。
“陛下,王扬既是此议首倡者,不如由他出使蛮部——”
天子打断道:“不过一郡学子,又无官身,如何能出使?”
“陛下容禀,此人确有才干,又是高门子,何必拘于官身?汉时开西域,募吏民毋问所从——”
天子再次打断:“台使此去,当弘朝廷之体,镇抚诸蛮,晓谕陈说,位轻不足以取信,学子岂能堪任?”
柳世隆力争:“陛下!即便不任正使,也可以设副使,或者随行,王扬见识宏远,又有应变之才,绝不能以等闲学子目之......”
天子断然否决道:“好了!朕派人去荆州,也不单是晓谕蛮部一事。朕意已决,此事不必再议。”
柳世隆默然。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么和皇帝争执过了。按照皇上说的那两条,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实在不算大。若是选派的使者骄矜无能,说不定反而起相反效果。王扬既然能写出这样的策论,自然通晓蛮事,人又聪明机变,是个大才。有他在,胜算起码能提一提。可天子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同意。
天子语气又温和了一些:“救令郎不仅要靠官,还要靠私,让你家二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