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归流 > 第71章 王知府的底线

第71章 王知府的底线(3 / 16)

说到了这,王朝颜忍不住气鼓鼓地鼓起了那脂白的腮帮,犹如正在生气的白玉河豚。

看到闺女这般模样,李氏险些笑出声来,赶紧咳嗽两声掩饰笑意,这才柔声道。

“今日送你回来的师兄想必就是那位你经常提到的杨平安吧,你爹一向喜欢与这些年轻才俊交道,跟他聊聊,对他这样的年轻人也会多有助益,怎么,你还不乐意?”

“这倒没有,只是……”

“只是什么?”李氏探头,打量跟前爱女,看到她楚楚动人的眉宇间潜藏的羞意,意味深长地追问道。

王朝颜看到了娘亲投来的目光,心头不禁有些发慌,赶紧起身就朝着屋外跑去。

“没什么,娘,我回屋换衣服去了……”

“慢点,这孩子那么慌张作甚,娘还能吃了你不成?”

李氏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哭笑不得地道。

。。。

明朝的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

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生员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故此,科试也称之为录科。

第一,是从童生中考选秀才;第二,是对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六等,分别给予奖惩。

岁试取在一、二等的人,可以应科试。科试在岁试之后,为高一级的乡试作预备工作。科试取在一、二等的秀才可以参加乡试。

各省称提学道,简称学道,又称大宗师。他们在三年的任期内,要依次到管辖的各府、州,主持岁试和科试。学院大人亲临考试,叫做“案临”。

而今岁,正好是王体复大宗师在贵阳府主持科试。而今年又恰巧是乡试之年。

所以,此番贵阳府治下诸学的学子,皆尽磨拳擦掌,都希望能够一举通过这场重要的资格考试,然后借着这股子冲劲,冲击一把乡试。

杨平

最新小说: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北伐快成功,十八道圣旨召我回京 大乾边关一小卒 我不是袁术 归流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顶级大昏君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