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被罚去守昭陵,大唐朝堂又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
韩瑷和来济都被贬为外州刺史,长孙冲被贬到鄂州,担任一个中县县令。
褚遂良上表辞官致仕,李治也没有挽留,同意了他的辞表。
朝堂一下去了两位宰相,于志宁、崔敦礼两人参加此次朝会后,也抱病在家,称病不朝。
李治升刘仁轨为侍中,阎立本为中书令。
这也没办法,原来的中书令长孙无忌、来济都被任免,必须重新任命一名中书令,才能维持中书省运转。
两省六部官员之中,只有许敬宗、李义府、许圉师、阎立本四人资历足够,有资格升为中书令。
李义府刚刚罢相,不可能重新启用,许敬宗也不考虑,许圉师平平庸庸,故而阎立本最为合适。
另外,李治将辛茂将调到门下省,担任门下侍郎,同时拜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辛茂将虽也是关陇集团人物,然其行事稳健,做事公正,朝会之上,也识大体,并未替长孙无忌求情。
所以李治将他拜为宰相,这也是为了稍稍安抚关陇集团。
朝堂去了一批官员后,自然也要补充新鲜血液。
李治从各地刺史、都督府之中,挑选了很多新的能臣,补充到朝堂之中。
这其中包括并州都督任雅相,他成为了新的大理寺卿。
另外还有一人,也被调入长安,担任中书舍人,让群臣议论纷纷。
此人原本只是上县一名县令,官职从六品上阶,一口气跃升为正五品上阶,还直接进入中枢。
不少人打听此人来历,得知此人叫张柬之,字孟将,襄阳人,曾得国子祭酒令狐德棻赞誉,认为是个奇才。
因张柬之有令狐德棻背书,其他官员对他也没有太排斥,毕竟还有一个狄仁杰在前面。
大唐朝堂的变化,自然也牵动着诸属国的目光,尤其是心存叛逆之心的羁縻州。
如今已是十二月中旬,各属国、羁縻州府,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