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挂在树上的靶心。
李治点了点头,道:“不错,以后继续保持,朕就是小时候没注意锻炼,身子骨太弱,头疾才早早发作。”
武媚娘听到此话,心中一惊,暗道:“九郎应该是担心弘儿也有天疾,才一直让他锻炼身体。”
离开立政殿后,李治回到甘露殿,刚来到后殿,便有一名内侍过来通传,说鸿胪寺卿戴至德求见。
李治来到正殿,命人传戴至德入殿。
叙礼毕,戴至德道:“陛下,倭国又派来了使节团,希望和永徽四年一样,留在长安,学习我大唐礼仪。”
李治皱了皱眉,翻动着永徽四年的记忆,这才知道倭国遣唐使已经来过大唐两次了。
一次是贞观四年,一次便是永徽四年。
“你觉得可以同意此事吗?”他问。
戴至德见李治表情,隐隐觉得皇帝态度有变,小心翼翼道:“陛下,永徽四年,他们就来过一次,其中还有一位道昭和尚,拜师玄奘法师为师,学了三年佛法,去年才回倭国。”
李治冷淡道:“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朕问的是现在,你觉得此事可行吗?”
皇帝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按理来说,戴至德应该立刻顺着皇帝的意思,拒绝他们。
然而倭人这次来唐的经历,非常坎坷,让戴至德生出一起恻隐之心。
“陛下,那些倭人心慕我大唐礼仪,为来大唐,漂流到一座岛上,使节被岛上蛮人杀死。”
李治皱眉道:“使节都死了,怎么还有使节来长安?”
戴至德赶忙解释道:“副使带着一小部分人逃了出来,跋山涉水,来到长安,足见其慕唐之心!”
李治道:“既然如此,他们的国书、贡品从何而来?”
第2/2页)
“这……”戴至德愣住了。
李治沉声道:“这两年外交使节上,频频出问题,戴卿,你去年的考评是中上,你自己觉得合适吗?”
戴至德跪倒在地,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