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贺阿卜固迟迟不来长安,再根据刘仁轨传回的消息,契丹人已在暗中与高句丽和百济眉来眼去。
叛唐已经是时间上的事了。
李治已经任命高侃为营州副都督,给刘仁轨再增加一名副手。
另外也给了刘仁轨相机出战的权力,只要他觉得有机可趁,可先发制人,主动攻打契丹。
李治很早就根据记忆,将自己记得的一些唐朝大事,都记在一本小册子上,防止自己将来遗忘。
从小册子上来看,一年之内,百济就会攻打新罗,新罗又会向大唐求援。
按照原史,大唐这一次不仅出兵救援,还消灭了百济。
如今很多情况都变了,历史只怕也不会再按照原来轨迹进行。
首先,消灭百济的苏定方还在吐蕃,再者,李治也没兴趣救新罗。
不过有一点需要考虑。
按照眼下情况,高句丽、新罗和契丹,很可能形成三家同盟,未必会再攻打新罗,可能直接来犯大唐。
所以刘仁轨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上午时分,他处理完政务,又去立政殿看望了一下武媚娘,到了正午,来到临湖殿午休。
迷迷糊糊间,王伏胜把他喊醒了。
“陛下,陛下?”
李治睁开双眼,沉默了一会,方才坐起身,问:“怎么了?”
王伏胜道:“萧嗣业求见,似乎有前方急报。”
李治道:“哪个方向的?”
王伏胜道:“听传话的内侍说,是昆藏都护府传来的消息。”
李治道:“宣萧嗣业觐见。”
不一会,萧嗣业来到临湖殿,叙礼毕,递上一份薛仁贵亲自送来的奏报。
李治坐直身子,将奏报反反复复看了三遍。
这是一份捷报,苏定方已经成功打下噶尔城,然而具体战事,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他皱了皱眉,问道:“这个苏奥曼是什么人?”
萧嗣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