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全部送往长安,交由皇帝处置。
李治得到消息后,当即在两仪殿召开临时朝会,商议契丹的战后处理事宜。
群臣的意见和应对吐蕃差不多,都主张重新设立都督府和州县。
李治听完后并未表态,只让群臣再仔细考虑几日,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可以直接上奏。
李义府回到甘露殿后,立刻派人将张柬之请了过来,向他问道:“柬之,陛下召开临时朝会,却又未做出决议,这是何故?”
张柬之凝思片刻,缓缓道:“李公,你不觉得陛下对待契丹的态度,有点奇怪吗?”
李义府若有所思道:“你是说……”
张柬之接口道:“刚才朝会时,陛下神情郑重,仔细问过每一个大臣的意见,当初谈论回纥的战后政策时,陛下也没有如此重视。”
李义府摸了摸胡须,道:“嗯,确实有点古怪,区区一个契丹,陛下为何如此关注?”
张柬之沉声道:“我有一种感觉,陛下心中处理契丹的办法,会与以前完全不同。”
李义府皱眉道:“你有什么依据吗?”
张柬之道:“陛下很早就开始改革羁縻政策,显然是看到此制缺陷,近来,回纥、契丹纷纷叛唐,也证明缺陷确实存在。”
李义府心中一凛,道:“柬之,你是说陛下又想利用这次契丹的事,推行羁縻政策改革?”
张柬之迟疑了一下,道:“下官原本是这样猜测,但如果陛下真要继续改革,刚才朝会直接提出就是。”
李义府顺着他的思路,道:“陛下既然没有提,只有一种可能。”
两人对视一眼后,表情都非常沉重。
皇帝既然不提,说明他认为自己要提的事,会遭到许多大臣反对。
如今的朝堂之上,皇帝的权威早已到达顶峰,这种情况下,只有大到影响到国本的事情,才有可能遭到群臣反对。
除二人之外,其他大臣们也都在猜测皇帝的想法。
长孙诠这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