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也是太子太傅,在小年轻心中,这可是真正的大佬。
然而在见识过长孙无忌执掌朝堂的老吏心中,长孙无忌才是真正厉害的角色,那可是跟皇帝掰过手腕的人!
“瞧,于相公来拜访长孙相公了。”
小年轻吸了口气,不由后怕,还好刚才没有冲动。
若是为了调查那个纸灯笼,跟长孙府的人起冲突,又恰好被于相公瞧见,那就糟糕了。
“走吧。”老吏带着小年轻绕过长孙府,去别的地方检查了。
另一边,于志宁迈着悠闲的步子,走在长孙府的长廊上。
这么一大清早,长孙无忌就派人来找他,肯定是有事相求,这让他感到非常愉快。
然而,当他进入长孙无忌的书房后,等着他的是长孙无忌的黑脸。
“长孙兄,又怎么了,我最近可没得罪你啊?”于志宁心虚的道。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没有做声。
待下人上了茶,退出屋子后,他才开口道:“于兄,我刚刚听说,太子昨天晚上,向陛下请奏,释放山池院三千宫人,陛下已经准奏,有这事吗?”
于志宁端着茶杯,笑道:“我还当是什么事呢。不错,有这事,昨天夜里,太子在东宫闲逛,登上一座高楼,看到了山水池阁那些干活的宫人,见她们在七夕也要劳作,觉得可怜,便向陛下请奏了。”
长孙无忌面沉如水,道:“你觉得这是小事?”
于志宁皱眉道:“太子宅心仁厚,这不是好事吗?”
长孙无忌冷冷望着他,道:“太子过于仁厚,对官员们来说,确实是好事,可对国家来说,却是坏事!这一点你不知道吗?”
于志宁怔了怔,沉默不语。
太子便是将来的皇帝,若是太过仁慈,就会缺乏狠辣手段,内制不住朝臣,外压不住胡夷,很难有大的作为。
可话又说回来,一位仁慈的君主,至少不会瞎折腾,守江山还是没问题的。
“长孙兄,眼下已经不是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