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悄然落下,暮色笼罩着整座长安城。
黎明前的黑暗,并未持续太久,鸡鸣声之中,一缕晨曦缓缓升起。
英国公府的后院中,李勣早已起晨,正在院里习练棍棒。
国公府的人对此都感到很奇怪。
李勣今年快七十岁了,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然而练武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他仿佛在锤炼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正在等待君王的召唤。
就连程知节和尉迟恭来英国公府拜访后,也劝说他不要再折腾身体了。
朝廷年轻的将领这么多,皇帝不可能再用他们这些老将出征。
但李勣每次都只是笑而不语,从不改变。
今天清晨,他又比平常多练了一刻钟,直练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他刚一停歇,李震便拿着一块布巾过来了,一边帮老父擦汗,一边说:
“父亲,儿子明白您的心思,您若是想去边关,儿子可以向陛下请旨。程名振那老货,都被陛下派去营州,您若是想去,料来陛下不会拒绝。”
李勣侧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少管老夫的事,去上衙吧。”
李震无奈,只好换上朝服,去皇宫上衙。
李勣休息一会后,提着他的鱼竿,准备钓一会鱼。
他如今每天就做三件事:吃饭、钓鱼、习武。
朝中政务,他已经完全不管了,不过边关军事,他却依然关切。
尤其是辽东情况,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派人去打听得一清二楚。书房中还挂着一张辽东地图。
鱼饵挂在钩上,正要抛出去时,一名下人飞奔来报,说皇帝来了。
李勣眼中露出一丝精光。
皇帝已经很久没来看他了,眼下突然过来,必定有因。
他将鱼竿一甩,迈着矫健的步伐,朝正门而去。
行至半路,便见家仆头前引路,身后跟着一名儒雅青年,正是皇帝李治。
李勣快步上前,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