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
上午十点,慢悠悠来到办公室,先去他的专属按摩午休舱躺平,播放一段舒缓的助眠音乐,“酝酿情绪”。十一点,起床,用沈浪特意采购的顶级咖啡豆,手冲一杯咖啡,坐在顶配电脑前,打开昨天的素材。看十分钟素材,思考五分钟“人生哲学”,然后将两个(可能长达五分钟以上的)镜头用一个极其缓慢的“淡入淡出”效果拼接在一起。十二点,午饭时间。点一份最贵的外卖,边吃边看一部老电影,“学**师的节奏感”。下午一点到三点,午休时间,雷打不动。下午三点到四点,公司强制“下午茶发呆时间”。下午四点,象征性地再剪辑一两个镜头,或者给某个空镜头加上一层“深沉”的滤镜。下午五点,准时打卡下班,绝不多留一分钟。
在这种“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高效”工作模式下,仅仅在欧洲采风回来后的不到两周时间里,姜原就奇迹般地完成了《静滞的灵魂》的初剪工作!
当姜原懒洋洋地通知沈浪可以看样片时,沈浪自己都惊了一下:“这么快?!”
姜原打了个哈欠:“素材好,导演思路清晰,剪起来自然就快了。”(内心OS:主要是没什么可剪的,随便拼拼就完事了。)
沈浪立刻将高鹏和顾澈叫到办公室那间配备了顶级音响和超大屏幕的“审片室”。
灯光调暗,巨大的屏幕亮起。
《静滞的灵魂》,时长92分钟,开始了它的“首映”。
开场,是一个长达五分钟的、画面微微晃动的空镜头,拍摄的是办公室窗外阴沉的天空,期间没有任何声音。
高鹏:“……”(强忍着打哈欠的冲动)
顾澈:“嗯……这个开场,很有格调,直接将观众带入一种沉郁的氛围。”(开始进行专业解读)
姜原:“……”(已经快要睡着了)
沈浪:“……”(内心:漂亮!五分钟直接劝退90%的观众!)
接下来的画面,完美印证了沈浪之前的“艺术构想”和顾澈、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