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步步紧逼的阴影下,根据地的气氛愈发凝重。王芳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望着地图上那逐渐缩小的包围圈,眉头紧锁。经过数轮激烈的游击战后,根据地的物资愈发匮乏,人员也有不少伤亡,而日军此次的围剿决心似乎前所未有的坚定。
“同志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王芳打破了沉默,目光依次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骨干,“日军这次集结重兵,企图将我们一网打尽,但我们有地利人和,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一位老民兵忧心忡忡地说道:“王芳同志,日军此次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我们的游击战术施展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他们似乎对我们的行动规律有所察觉,每次突袭都收效甚微啊。”
王芳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我们不能再按照常规思路作战。日军以为我们会在山区周旋,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她手指向地图上靠近县城的方向,“这里,距离县城不远,有一片废弃的工厂区。日军料想不到我们会往他们的老巢附近转移,而且那里地形复杂,有许多废弃的厂房可以作为掩体,便于我们隐藏和周旋。”
众人听后,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觉得这是个大胆的计划,虽充满风险,但或许能出奇制胜;也有人担心太过冒险,一旦被日军发现,将陷入绝境。
王芳继续说道:“我们分成多个小组,分散突围。一部分人佯装主力,往相反方向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制造我们往深山转移的假象。而主力部队则趁乱向废弃工厂区转移。同时,我们要在沿途设置各种陷阱和障碍,延缓日军的追击速度。”
经过一番详细的讨论和部署,突围计划正式启动。夜色深沉,根据地的战士和村民们在黑暗中悄然行动。佯装主力的小组率先出发,故意弄出较大动静,吸引了日军的注意。日军果然上当,调集大批兵力向他们追击。
王芳带领主力部队小心翼翼地朝着废弃工厂区进发。一路上,大家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突然,前方侦察的队员回来报告,一支日军巡逻队正朝他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