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营帐内安静得能听见彼此呼吸声。
“兄长以为然否?”
“公瑾莫要小觑于我,策生居天地之间,岂能久居人下,受制于庸主乎?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为心中霸业,又谈何委屈?”
“兄长如此想,眼下正有一机遇。”
”哦?公瑾所言,可是刘繇?”
”擒献刘繇者拜将封侯,正是兄长表现之机!”
孙策听罢,拍案而起,“公瑾深谋远虑,得你相助,则大业可成,大事可兴矣!”
“只我一人,何以成事?欲成大事当尽揽江东人才。”
他目光如炬,看向孙策,”兄长可知江东二张?”
“二张?”
孙策心生古怪,“可是那彭城张昭,字子布;广陵张纮,字子纲。”
“然也!”
周瑜轻抿一口酒,淡然而笑。
“此二人皆经天伟地之才,因避乱隐居江东,吾兄何不聘之?”
“公瑾一路奔波,恐是消息闭塞。”
孙策心下了然,苦笑着为他解释。
”此二人现已被袁术征辟,一为广陵太守,一为吴郡太守,二郡闻之无不望风而降。”
“什么!”
闻听此言,周瑜心中如何能不惊骇呢?
“此二人在江东声名显赫,与世家联络甚密。我此计正是助兄长借其力,笼络江东世家暗中支持,待脱离袁术,便可大展宏图!
如今他二人竟被袁术征辟,岂非更涨其威势?”
“恨不能早遇公瑾!事到如今,如之奈何?”
“无妨!”
周瑜虽心下凝重,面上却不动声色。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
我听闻江东乔家有二女,国色而天香!你我兄弟可请人前往聘之,若能联姻,同样能尽收江东世家之心。”
“好!我娶大乔,你娶小乔,也算一段佳话。”
二人相视莞尔,正欲继续共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