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交谈。
见他来了,戏志才早有所料般看向他,眸中从容依旧,为他娓娓道来。
“元让,不必多言,今日城上一见,我便想告知于你,袁军并非易于之辈。
本来大战未起,我等提前斩杀大将刘勋,以挫敌军士气。
不想袁术竟亲为刘勋缟素,并以刘勋庐江旧部为锋,借仇恨以调动哀兵,是以军心不曾动摇,反而其势更烈。
袁公路其人,我与主公见了不止一次,知之甚深,冢中枯骨耳,绝无此等谋略。
观术自发檄文以迎天子等诸多举动,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见夏侯惇眼底忧愁更甚,戏志才笑着为他解释。
“勿需忧虑,破袁之事我思谋已久,早有定计。
袁术携十万之众北上,看似势大难敌,实则与袁绍一般,内部不稳,隐患重重。
我素来听闻孙坚之子孙策,有乃父之风,素怀大志,绝非久居人下之人。
今盖因袁术收他为义子,待之若亲子,许以嫡女,信重非常。
因此孙策常感怀其恩义,倾力报效,不忍相负。
然,亲身父子,尚可有间,况于义子乎?
袁术者,冢中枯骨也,我便不信他心底当真对孙策视若亲子,无有丝毫忌惮。
一旦袁术疑心,便可挑拨孙策,其胸怀大志,今一片赤诚孝心,却遭义父见疑,焉能不生异心?
父子相斗,袁术死,则势崩,我军危局可解。
孙策死,则此前被袁术打散收编的孙家军,以及一众孙家老将必生内乱。
他们皆因故主孙坚之子孙策,在袁术处过得很好,为了能让他更受看重以同嫡子争宠,是以拼死效忠。
今孙策若死,他们岂能不叛?
诚如此,则袁军自身内乱,我等困境亦解矣。”
话已至此,他才一指身侧葛巾文士。
“这是蒋干,蒋子翼,他的同窗好友周瑜,目下正在袁术军中,乃是孙策最为信任的至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