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陈氏最大认可。
若是陈群拒绝,则说不过去。
朝廷正值危难之际,谁拒绝,势必名声大损。
陈群慎重考虑后,说:“赵氏所提三省六部之制颇利于国家,孩儿以为赵氏纵然凶暴,也不会如传言中那般不堪。再者孩儿在朝中素无根基,岂会如元常那样?”
赵氏没有杀害过任何一个公卿,只是罢免了杨琦。
陈纪入朝,必然是要拜为公卿的,大概率安全有保障。
至于钟繇被杀,陈群虽然生气,但也只是生气。
朝廷百官死了那么多人,也不多一个重要。
易地而处,若没有郭援这档子事,钟繇大概率也不会死。
否则劝阻河东兵哗变时,赵基大可将他当场格杀,那时候死了就死了,更不会有太多的涟漪。
说到底,最初时赵氏也不想杀钟繇。
陈群猜测是郭援代表高干入朝时,引发赵氏猜忌,这才果断处死钟繇、郭援。
不怕赵氏杀人,就怕毫无原则、目的的乱杀人。
就在陈群父子商议之际,本处县令也登门来问。
若是应征,本县就要安排公车,护送陈群父子去郡里,最后由本州安排公车、护卫,送应征的官吏入朝。
沿途各县,只要有县府,就有责任提供饮食和居住的屋舍。
但只要不是无人区,沿途士民也是乐意招待的。
哪怕再穷,宿夜的屋舍、清水还是有的。
朝廷的使者,入朝的官吏,即便遭遇过境的盗匪,也往往是劫掠财物,不害性命。
而坐地的盗匪,更不会对这些人下手。
各种诏令如同水潭中来回传荡的水波,一道道涟漪汇聚下邳。
刘备最近也很忙,忙着调停袁谭、孔融之间的战争。
看似是他表任孔融当了青州刺史,可有他没他都一样,人家孔融肯接受,才是给他刘备面子。
刘备短暂担任豫州刺史之际,举荐了一批孝廉,例如陈群是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