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赵贵妃的信,重新写信。
他准备扣留……邀请天子一起征伐高干;而聚集于中都大营,规模膨胀的朝廷百官跟随张杨先行南下,去平阳尧帝陵庙行祭拜之事。
这份信上,他希望皇后可以代表帝室,携公卿百官祭祀尧帝。
反正殊途同归,从太原进攻上党,有两条可供军队通行的道路。
一条路是晋阳东边的榆次,这里向东连接井陉,也有一条向南直通上党谷地的道路;另一条从祁县出发。
河东这边从北绛、翼城走轵关陉,也会借道上党郡最南的高都县。
也就说,进攻上党,他有三条路可走。
而现在有一种呼声,那就是讨伐上党时,天子、朝廷从祁县出发,入上党后再南下,途径河内后回雒都。
不是缺公卿百官这点饭吃,赵基纯粹嫌弃公卿随军会引发意外变故。
把天子与公卿分开,都会老实很多。
主意落定,他不再迟疑,立刻向张杨、张燕写信。
打上党,自始至终他就没想过动用全力。
主要大军还是留在晋阳,当压舱石。
除非袁绍全力压上,准备跟他在上党决战,那就有序增兵,打一场防守反击。
自己不需要与袁绍太过拼命,张燕黑山军为了打回家乡,自会跟冀州兵亡命喋血;公孙瓒也不会老实待在后方。
天子、朝廷下达的讨伐令……对袁绍、河北人的威慑也就那么回事。
这帮人如果真吃这一套,也不会成为讨董的主力。
赵基已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这一开始反而不敢大力出击。
就在这平静之中,以晋阳为核心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
当夜,他的公文送到中都大营。
公卿队伍里已经多出一个少府孔融,他也是刚来不久。
就见杨琦将赵基公文木牍砸在桌上,恨声:“小儿狂妄,无视朝廷安危!”
司空张喜拿起木牍扫一眼,转手给赵温:“他在晋阳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