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每个县都是大县,关东混战也没影响到陈王。
如今的陈国算上灾民,户口不下百万,把陈王惹急了,一口气能武装出十万大军!
还有一个原因让曹操不敢惹陈王,曹操是沛国谯县人,谯县位于沛国最西边,紧贴着陈国。
陈王顺流而下,眨眼间就能屠掉谯县。
陈王屠掉谯县,追随曹操的谯县乡党会癫狂,也会恨曹操。
至于陈王敢不敢屠谯县……灵帝壮年之际,陈王就敢带着国相到郊外祭天,还有什么陈王不敢干的?
朝廷、灵帝委派到陈国,监视陈王的国相,竟然被陈王折服,跟着陈王一起胡闹……灵帝也就只能很大度的宽恕陈王。
而不是像处理渤海王刘悝那样,下狱逼迫刘悝自杀,再弄死满门百余口人。
这位渤海王刘悝是现在平原王刘硕的亲兄弟,都是桓帝的弟弟。
灵帝不想逼反陈王,因为陈王真有造反的勇气和实力。
黄巾之乱时,冀州黄巾军抓了两个藩王……战场上打的热闹,朝廷还得派人接触张角,将这两个藩王赎回来。
陈王刘宠这里就简单了,整个陈国的太平道信众知道自家大王的厉害,没有敢响应的。
陈国的县令长们也不敢听从朝廷的诏令,去捕杀太平道嫌疑份子。
陈国太平道信众没有参与造反,也没有官逼民反,所以陈国人口、经济没有损耗。
群雄讨董之际,陈王也装模作样起兵,见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也就识趣勒兵固守,不参与外界纠纷。
各郡都已残破,就越显得陈王英明、果断……越是这样,关东士人其实越抵触陈王,越不能容忍陈王壮大。
如陈王这样的人成了汉家天子,那很多人都要倒霉,还要被反复鞭尸。
士人们嘴上喊着忠诚,造反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积极,就是受够了两汉的分配体系,他们想要的更多,而朝廷不能给,反而抽了士人两耳光,把士人打醒了……那只能抢!想尽办法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