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了袁术一方的精气神。
就袁术的日常行为,治下也没多少孤忠之人。
这些人追随袁术,不怕袁术乱来,就怕袁术失败。
奏表传阅完毕,杨弘提议:“不妨请令史师宜先生辨别字迹。”
无人反对,坐在末席的左将军幕府令史师宜官就站了起来,出列向袁术行礼,这才接过这份奏表细细研读起来。
师宜官是南阳人,擅长书法。
灵帝设鸿都门学时,师宜官的八分书法夺冠,被评价为当世之最。
又擅长写丈余大字,也擅长写细微文字。
天下未乱之前,嗜酒的师宜官都是拿字换酒,算是小型的人形印钞机。
往往写给酒家墙壁上的字,会被其他人连着墙皮一起挖走。
师宜官特别擅长的细微文字书写,为袁术一方传递军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端着奏表帛书只是随意看了两眼,就郑重看向袁术,拱手:“明公,此彭城张昭张子布所书。”
“确是张昭无疑?”
“仆以性命担保,必是张子布手书。”
师宜官说着还向席间左右人员拱手,他对自己的专业很有信心。
袁术摆手示意,神情也凝重起来:“先生入座。”
“喏。”
师宜官行礼后,入座前又给自己打了一杯酒,就坐到桌案前,等候书写任务。
袁术环视众人一笑:“不愧是孙文台之子,谁去下邳,召孙伯符来见我?”
众人相互打量,袁术也打量这些人,继续说:“将这份奏表拿去交给孙伯符,跟他明言,他若亲自来我军中,我既往不咎。只是,我要张昭的头颅。”
张承出列,拱手:“明公,仆愿往。”
他语气坚决,瞪着眼睛,似乎很渴望这个机会。
赵基杀死的黄门郎张洪张文伟,就是张承的族弟;张承之兄也叫做张昭,以议郎随驾东迁,死在乱兵之中。
也不能说是赵基所杀,张洪拔剑行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