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后,在粤东有一个静谧的小村庄。这村庄始建于两晋之际——乃是自中原避难而来之人走至此处,见此地山清水秀雾气氤氲,但却无寻常山林中的烟瘴毒雾,于是安家于此。
这天,阳光倾泻——穿过斑驳的云层与悬浮于空中的微小水珠——如万丈佛光。千余年时光并没有使这小村庄老去,只是在这奇特的光柱映衬之下,更添岁月沉淀的韵味和一抹神秘的气息。
村庄正中的某处院落中。阳光透过如意门的木格栅洒在油亮的石砖地面上,室内家具一尘不染。堂屋正中挂着“高卧图”——图下翘头供案上并没一件儿神佛造像,更没鼎炉香烛,只放着几盘瓜果糕点,却也盘中盘外散落得到处都是。再前一张八仙桌三尺见方,居中放着茶壶茶碗。八仙桌两侧两张太师椅高背扩扶,并无寻常太师椅的雕龙画凤,只是简单的木质结构加了些万字纹,古朴至极。再外两侧官帽椅四张,茶几两方,同样装饰简洁。堂屋左侧书桌柜架,上放笔墨纸砚、线状书籍。右厢套间以五尺六开屏遮挡,以绢本水墨绘着山清水秀云环雾绕。透过半透明浅古色绢布,隐约可见套间内靠东侧放着一张软榻罗汉床,床上貌似有一人影儿。这安静的午后最易睡眠——高背太师椅上,一狮子狗后爪外抻,毛茸茸的脑袋趴在蜷握的前爪上,睡得正香。
每天洒扫的阿姨打扫完院子,如往常般来到堂屋,“嗷哟,你个呱呱仔,啷个又把供案弄得乱七八糟的唻!”阿姨看到散落的到处都是的瓜果糕点,对着狮子狗抱怨,“你个憨狗儿又不吃素哩,摆弄这些做啥子嘛?”——这明明是粤东一小村庄,洒扫阿姨却一口蜀地乡音——只见她一边手中不停,把供案桌面上的物事一件件拿起,仔细地擦拭,直到能反映出“懒狗”的影子才罢手;一边嘴上不停,还是跟这狗儿唠叨着,“乖狗儿,你说他到底是睡着了还是走了哦?啥子时候才能醒嘛!”
洒扫阿姨原本是个爱聊天的人儿,可几十年来,只有她跟这“懒狗”呱仔朝夕相处,奈何这狮子狗名“呱呱”,却一天到晚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