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认识自己的,却也只讲了方法,每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看自己哪里做得好做得对,哪里又做的不足,好的、对的、不足的又分别在什么地方,哪些是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的。当然这是个很好的方法,也很具体,只是还有不足。《观人生论成败》中所讲的有些类似于三省和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不在一城一地之失或者说不在一时一事的得失上计较的结合,怎样才说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如何又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不足,又当如何面对等等。当然,这三本书又不能孤立的看成三个方面,三个层次,它们彼此之间有着联系,不能孤立的单独拿出来看,所以才又有《论系统》这本书。就如同贤弟个人,你即是别人的子女、又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兄弟、朋友、老爷、同僚、下属、上司、老师、学生等等,如果把你的一个或几个身份单独拿出来,那你这个人就不完整了,在这世上就缺了一部分,可能那也就不是你了,就变了样、走了形,所以才有《论系统》的说法,强调彼此间的关联,又看重局部的独特性。《观伦理》稍微特殊一点,它和前面四本的联系貌似没那么紧密,但也只有结合起来看,才能更完整更系统的看待世界、事物、人生或者说问题。它讲的大体上类似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将心比心那种类似,但也有不同,它要追根问底,穷究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再结合前面几本书,可以把问题看的更清更透彻。”
一番说辞,深入浅出,也是让亨氏父子眼界大开,即便是亨书勤也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葛自澹的话也让他们深思,学问之道究竟是什么,葛自澹似是打开了一扇门,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葛自澹说完,把这几本书推到亨亚日面前,接着说道:“我现在就把它全部传于你,你要收好,万万不可遗失。我这里除了初写的原稿,也没有多余的了,只是那原稿和这终稿还有很多的不同,中间随着我后来的想法变化,还有不少增添和删节,有不小的调整。我虽可以再复写一遍,只不好费那精力。你这后面就可以一本一本的看,循序渐进,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