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派系的利益考量,以及对重生和剧本的不同解读和态度。
秦岚始终没有明确表态,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指的敲击声在寂静的间隙中显得格外清晰。
各位的意见,我都听到了。终于,秦岚开口了,敲击声停止,程远的情况确实特殊,他的存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彻底压制,目前看来并不可取,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完全放任,风险也确实存在。
我的意见是,暂时维持现状。秦岚做出了决定,变量小队的存在,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实验。我们可以给他们分配一些特定的任务,观察他们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忠诚度和可控性。
她看向研究部主任:主任,关于程远身体的研究,可以进行,但必须在确保安全和获得他本人(有限度)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绝不能采取强制手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战士,而不是一具实验品。
随后,她又转向赵烈和张军长:作战部和防务部需要加强对变量小队的监控,掌握他们的动向,但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除非他们有明确危害基地安全的行为。
最后,她补充了一句,语气意味深长:别忘了,基地真正的敌人,在外面。内部的消耗,毫无意义。
秦岚的决定,看似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暂时稳住了局面,但也让程远和他领导的变量小队,彻底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和风口浪尖。
他们接下来的每一个行动,都将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会议结束后,各怀心思的高层们陆续离开。研究部主任临走前,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而赵烈则冷哼一声,拂袖而去,显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秦岚独自留在会议室,看着空荡荡的房间,眼神幽深。
程远,你这个最大的变量,究竟会将基地的未来,带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