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郎兄,汝司职太常,不去进谏一二?”端坐于九卿之位的大鸿胪张义轻抚须髯,微微侧首,目光投向刘焉轻声问道。
太子和杨赐悄咪咪地偷吃着糕点的动作其实算不得多隐蔽,至少逃不过在场中二千石级别高官们的敏锐目光。
而太常之职责涵盖主管祭祀社稷、宗庙,以及朝会、丧葬等诸多礼仪事宜,维持大朝会之秩序亦是刘焉分内之事。
然而刘焉只是淡漠地斜睨了张义一眼,轻轻哼了一声,并未作答,转瞬之间便将目光重新聚焦于袁隗与郭图身上,牙关紧咬,满脸愤然之色。
旁人只道太常定是因郭图竟敢在大朝会上公然辱骂当朝司徒袁隗为奸臣,认为此等行径实在大逆不道,故而怒形于色。
毕竟今日若是纵容此等佞臣肆意诽谤三公,来日他们这些九卿岂不是人人自危?
届时,身为上官的威严与颜面又将置于何地?
故而纠正此等乱象,方为大义所在,而非纠结于些许细枝末节。
但实际上刘焉内心的心态却是较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满心盼着郭图能一举将袁隗扳倒!
他太想进步了!
奈何太子废除了灾异免三公的规矩,此举固然对于自诩日后有望担任三公之职的官员以及现任三公而言是个利好消息,但在刘焉眼中,这些久居高位、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东西占着位置不挪屁股,牢牢占据着三公之位,挡在了他前进的道路上,让他失去了进步的空间!
按制,太常乃九卿之首,若是袁隗被罢官,那张济便会由司空候补自动升任司徒一职,而刘焉作为太常,届时他便能候补升任司空,跻身三公之列!
至于张义那厮,大鸿胪于掌朝会之时有赞导礼仪之责,无非是想开口进谏却又心怀忌惮,,不开口又恐有渎职之嫌,故而试图拉上刘焉一同壮胆。
然而刘焉对张义视若无睹的态度,令张义心中大为不悦。
大家伙都是中二千石的九卿,你姓刘你就高人一等,就能如此不把我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