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捏着一块淡粉色的桃花糕,听闻此言,手中动作微微一滞,脸上闪过一丝疑惑,道:“母亲觉得‘元治’二字有何不妥之处?”
何皇后食指轻抵下巴,微微嘟起嘴唇,道:“本宫还是觉得太常和宗正所言在理,这表字立意太过宏大,于我儿恐怕不利。”
刘辩不由苦笑一声,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对于此类神鬼之说,他本就不信,奈何何皇后因对他的深切疼爱而对此深信不疑,这恰恰被刘焉和刘虞这两位汉室宗亲利用,当作了他们的突破口。
取贱名以求孩子好养活的观念,并非后世才出现,早在先秦时期便已有此习俗,表字最初的产生,亦是为了在正式场合替代“贱名”使用。
毕竟,臣子上朝或是上奏疏时,总不能自称“臣上将军刘狗蛋有奏”吧?
后来,随着时代变迁,人们渐渐有了取乳名的习惯。
为了让孩子顺利度过易夭折的年岁,便索性在乳名上取个贱名,如那位乳名为“彘”的孝武皇帝便是典型例子。
相较于彰显远大抱负和志向的“元治”,何皇后更期望刘辩能取一个蕴含更美好寓意的表字,最好是带有长寿含义的。
她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后,相较于大汉的安稳,她还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辈子幸福安康。
而太常刘焉和宗正刘虞皆认为,表字立意太过弘大可能会折了太子殿下的福气乃至寿数,于太子殿下不利。
但刘辩心里清楚,这两人不过是因原本应由他们为自己取字的权力被卢植夺走,故而刻意与卢植作对罢了。
然而,就在刘辩打算安抚何皇后情绪之时,大长秋赵忠迈着小碎步,神色恭敬地步入殿内,向太子和皇后行礼道:“启禀皇后、太子,阳安长公主已至宫门外。”
第2/2页)
刘辩闻言,脸上露出明显的一愣神情,眉毛微微挑起。
他是长子,就只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弟弟被他送去求取真经了,妹妹万年公主年仅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