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绝不能成为太子妃,更不能成为皇后。
谁让她出身琅琊伏氏呢!
琅琊伏氏先祖乃是伏胜,今文《尚书》咸出其门,《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分别出自伏胜的三位亲传弟子,时人云:“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伏寿不能是他因为喜欢而纳的,必须是因为皇后之命,出于“孝”而纳之!
嗯,母后色变,孤不得已而就范!
(2262字)第2/2页)
“伏侍中家的女儿吗……既然母后有女客,那儿便晚些时候再来陪伴母后。”
刘辩缓缓起身,向身后的许褚微微颔首,准备离去。
这番行为却是令何皇后与阳安长公主目瞪口呆,何皇后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伏寿也是不解地偏过头看向太子,红润的嘴唇微微嘟起。
方才太子还对她表现出一副着迷之态,怎的忽然便失了兴趣?
伏寿看向太子的目光中不免带上了几分幽怨,灵动的眼眸此刻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雾气,但还是勉强挂着一丝微笑。
她自小便懂得许多事,也知道她的婚姻必然是要与政治利益挂钩,甚至都未必能嫁与同龄之人。
但至少她的阿父、阿母为她选择的是太子,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未及弱冠便亲赴戎机亲征平叛的太子殿下!
从阿父、阿母口中与囚禁君父的不孝逆子成为天下人无不称颂的贤太子,伏寿也不自觉地想要探听更多有关这位太子殿下的消息。
直到那一日,太子得胜班师,天子、皇后百官亲迎,她也在街道旁的远远地看了这位太子殿下一眼。
就此深陷情网是不可能的,却也在她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尤其是这位太子殿下的相貌随了皇后,颇为俊秀,却又不失英武,因此当阿父和阿母告知她,皇后希望她入宫侍奉太子之时,她还是有所幻想和憧憬的。
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