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系统和早期日本文字。
”据我初步解读,这里曾被称为''灯火镇'',”王教授兴奋地说,”是隧道网络上的一个重要补给站和交流中心,可能存在了数百年,直到约1200年前突然被废弃。”
”被废弃的原因是什么?”李明问道,检查着一座建筑中遗留的工具。
”文献提到了''黑雾''和''源力紊乱'',”王教授继续翻译,”似乎是某种突发的源力异常导致居民紧急疏散。有趣的是,文献特别强调这种异常与''违逆元素秩序者''有关。”
”混元派,”藤原低声说,”这可能是他们早期实验的后果之一。”
团队决定在这座地下遗迹中扎营,利用相对宽敞和安全的环境休息,同时收集更多信息。阴阳厅的技术人员开始记录建筑布局和残留的源力痕迹,而守夜人的研究员则专注于文物和文献的整理。
当夜,李明和林雪在镇中心的一座类似神社的建筑中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地下室。地下室里放置着一系列精美的金属容器,每个容器上都刻有不同元素的符号。
”这些可能是元素样本或仪式用具,”林雪猜测,仔细检查着容器,但不贸然打开,”需要谨慎处理。”
李明发现其中一个容器——标记着木元素符号的一个绿色金属盒——对他的玉佩有反应。当他将玉佩靠近时,容器表面的符文亮起,发出柔和的光芒。
”它认出了水元素的存在,”他意识到,”这些容器可能设计用来回应特定元素的钥匙或引导者。”
他小心地打开木元素容器,里面是一张古老的羊皮纸,上面绘制了一个详细的地图,标记着出云地区一个特定位置。地图中央有一个明确的标记,看起来像是一棵参天大树或神木的图案。
”木之殿堂的入口,”李明确定,”比金之钥显示的位置更加精确。”
就在这时,地下室的另一侧传来一阵微弱的声响。李明和林雪立即警觉起来,缓缓移向声源方向。
在地下室最深处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