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她一边安抚边境士兵,一边与邻国使者进行频繁的会谈。
她展现出的冷静与睿智,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局势逐渐缓和。
她牵头在两军之间建立了临时的交流机制,每天安排双方代表进行会面,互通信息,及时化解误会和摩擦。
曾经充满肃杀之气的边境,此刻多了一丝难得的平和。
当最后一批邻国士兵撤离边界时,边境守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喊着林大人的名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军营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扫之前的紧张气氛。
林诗雅站在高处,看着士兵们开心的笑容,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她知道,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夜晚,营帐内的烛光摇曳,映照着林诗雅清丽的面容。
她正在整理着这几日记录下来的边境局势报告,笔尖在纸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营帐内的宁静。
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闯入:“林大人,京城来人,带来了陛下的口谕!”
林诗雅放下手中的笔,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她接过士兵手中的圣旨,缓缓展开。
然而,当她看清旨意上的内容时,脸上却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她低声呢喃:“这……”
###《临边息初衅,女主赴艰途》
边境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无形的暗流却在朝堂涌动。
林诗雅的劝和之策虽暂缓了战事,却引来了朝中保守派的质疑。
他们认为林诗雅不该轻信敌国,更不该未经战事便退敌,这无疑是长了敌人的威风,灭了自己的锐气。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墨汁。
老臣们身着厚重的朝服,面色铁青,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着林诗雅的“软弱”。
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像是一群乌鸦在盘旋,尖锐而刺耳。
皇帝慕容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