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
“去,把张官员给我叫来……”
林诗雅带着周文人,径直来到城西书院。
书院里,陈学士正唾沫横飞地批判着文化复兴计划,引得台下众人纷纷应和。
林诗雅的到来,如同在沸油中浇了一瓢冷水,瞬间让场面安静下来。
“陈学士口口声声说文化复兴亵渎传统,可曾想过,如今有多少孩童能吟诵《诗经》?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古乐之美?”林诗雅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回荡在整个书院。
她不卑不亢地环视众人,眼神中透着睿智的光芒。
“文化复兴,并非抛弃传统,而是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传承传统!”
她从袖中取出一叠纸张,上面是各地书肆戏院的记录,清晰地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民间传播的盛况。
“京城的皮影戏班,将《三国演义》演绎得淋漓尽致;江南的评弹,将唐诗宋词唱得婉转动听;就连偏远山村的孩童,也能哼唱几句《木兰辞》……”她每说一句,陈学士的脸色就难看一分,台下原本支持他的人也开始窃窃私语,
林诗雅继续说道:“陈学士,您熟读经史,满腹经纶,为何却看不到这些?难道您所谓的守护传统,就是将它们束之高阁,让它们蒙尘腐朽吗?”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众人心头。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文人,此刻也开始反思,陈学士的支持者逐渐减少。
回到府中,林诗雅看到了案桌上堆积如山的典籍资料。
这些都是慕容复派人送来的,他知道林诗雅要与守旧派辩论,特意为她准备的。
林诗雅轻轻抚摸着这些书籍,指尖感受着纸张的粗糙,仿佛也能感受到慕容复的温情。
她翻开一本《诗经注疏》,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慕容复的批注,娟秀的字体带着他特有的温度,仿佛他就在身边一般。
林诗雅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微笑,心中充满了感动。
李丫鬟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