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自己的创作,魏明把主角的背景放在了直隶,所以当江家兄弟初登场的时候,正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
也就是1924年,这一年江赤侠的大儿子江立中已经成亲添丁,但小儿子江立民年过二十还未婚配。
而江赤侠因为对政界的腐朽感到无力而处于退休状态,在老家含饴弄孙做富家翁,早已不负当年之锐气。
因为江家在京城有一些生意,为了防止受到这次大战的波及,江赤侠让已经有了子嗣的大儿子进京护持,没想到生性顽劣的小儿子也偷偷混进了大哥的马队,进了北平,且恰好赶上冯玉祥进京发动政变,全城戒备,软禁曹锟。
在这段情节里,作家魏明重点塑造了两兄弟的性格和处事风格,大哥沉稳阴鸷,做事狠辣果决,弟弟聪慧机敏,富有正义感。
但李编看得出来,魏明对弟弟江立民的描写更多,应当是第一男主角。
而且魏明讲故事的水平非常高效,才几页纸的内容,那叫一个高潮迭起,峰回路转,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看的李编根本停不下来。
而二十年代老燕京的味道也被他精炼的笔墨刻画的丝丝入扣。
所以当深夜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有人在招待所外面瞅一眼,就能看到只有二楼的一个房间亮着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在疯狂赶稿的作者呢。
李晓林无数次告诉自己,再看最后一页就不看了。
算了,看完这一章就不看了。
后面又会发生什么呢,要不我把这一段情节看完吧。
然后……天亮了。
~
在李晓林看稿子的时候,魏明也暂停了这部的创作,因为他要考试了,而且是两场考试。
第一场是北大图书馆学系的函授班成人高考。
以他现在的学识水平,想要考大学不难,但想要考北大清华这种级别的高校很难,但考上之后规规矩矩上四年学,这对他来讲难度更大。
所以他投个机取个巧,上个函授混个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