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的重机枪有多稀有?
一个正规师共12512人,配置54门德国造克虏伯75毫米口径山炮,24门马克沁重机枪,战马780匹,骡马780匹。
但是你要知道一个师有两个步兵旅,4个步兵团,平均每个团才六挺重机枪。
早在1888年,由金陵制造局开始仿制马克沁重机枪。
但一直到清朝灭亡,出品都极少,月产量仅维持在1——2挺的水平上。
故北洋军建军初期,重机枪的装备亦少。
日俄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了机枪的巨大威力,于是向德国订购了马克沁式水冷重机枪144挺。
同时为了方便采用了日式装备的部队又向法国采购了哈奇开斯气冷式重机枪24挺,向鬼子采购38式重机枪若干挺。
如此,北洋六镇也没有全部配置齐全重机枪。
特别是永平秋操时,清政府因外购机枪没有到货,向各地借用机枪,数量巨大以至于各地机枪几乎被抽调一空”。
前年武昌起义时,鄂北的民军几无机枪使用,民军甚至从楚望台军械库中拖出早已被淘汰的“六管神机炮”(金陵制造局仿制的格林转膛机枪)使用。
此外,阳夏之战时今村长藏总结汉口失守的原因时,也提到民军与北洋军相比缺少机枪火力的支援。
根据记载,北洋第三师,到了民国元年,第九、十二两个团才编成机关枪各一个连。
到民国二年,十一团机关枪连编成,又过了一年,第十团机关枪连才编成。
民国二年就是今年,1913年。
1914年,第三师第五旅第十团的机关枪连才编制完成。
由此可见,其他非主力师的重火力。
目前来说,贾昆庭的护军团都没有机关枪连。
而贾宝玉要是有了一个机关枪连,他战斗力甚至不怕一个团的正面进攻。
增容得到土肥圆的确定,立刻通过电报给贾宝玉发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