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似的,和胤禑喋喋不休。
胤禑抢个毛线?
只要,跟着老四一起,哪需要他掏半文钱?
老四就是这种大包大揽的个性,只要你是他的好弟弟,啥都不需要你操心,方方面面都会把你照顾好。
美中不足的是,老四太像家长了,没考虑到胤禑的具体需求。
于是,兄弟两个,轻装简从的溜出了行辕的后门。
要逛南京,远近闻名的十里秦淮,必不可少。
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
这里,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
马车走在大青石板路上,老四不由感慨道:“竟无便溺骚味。”
胤禑浅浅一笑,却没吱声,论及城市管理的水平,遍布八旗的京城,根本没法和江南相提并论。
下车之后,老四迎面就见墙上贴了一张揭贴,上面痛斥两江总督噶礼,大肆收黑钱,故意泄密乡试考题。
作为体制内的资深人士,老四摇着头说:“必是谣言。”
因为,乡试的考题,地方督抚都插不了手。在主考官揭开盖子之前,噶礼根本不可能知道。
除非,江南乡试的主考官,和噶礼一起合谋。
以老四的丰富政务经验,这几乎不可能。
大清虽然蛮性未消,但是,对于科举考试的态度,却很端正。
只要泄露了考题,主考官就是抄家掉脑袋的死罪!
老四和胤禑出门的时候,已是太阳西落。到了秦淮岸边,天色已黄昏。
眼看要夜禁了,老四就在岸边,找了条较为豪华的画舫,领着胤禑上了船。
南京的夜禁,很有特色。
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
但是,大小画舫在秦淮河里行驶,只要人不上岸,并不犯禁。
老四听了画舫妈妈的介绍后,一针见血的说:“其中若无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