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钦差分两种,一种是特意到地方办理差事,一种则是和地方基本没啥关系的特殊差事。
胤禑和老十七要去孝陵,这就和直隶巡抚赵弘燮,几乎没啥关系了。
但是,在大清的官场上,讲究的就是迎来送往的人情世故。
胤禑来了,赵弘燮满招待了,这是留下将来好见面的情分。
赵弘燮不来招待,这是地方官的本分。
端看怎么选了?
赵弘燮特意跑来洪山口,肯定属于是情商高的表现!
因为,老十七无爵无差事,确实不算个啥。
但是,权倾一时的胤禑就不同了,赵弘燮即使是康熙跟前的红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了胤禑。
“直隶巡抚,卑职赵弘燮,拜见愉王爷、十七爷。”
刚一见面,赵弘燮便十分恭敬的长揖到地。
“起吧。”胤禑摆了摆手,很随意的说,“坐下叙话。来人,上茶!”
面子都是互相给的!
既然赵弘燮主动跑来迎接,胤禑至少也要给个好脸色。
孝陵,虽然位于遵化州的境内,却不归直隶巡抚管辖,而是在东陵承办事务衙门之下,分了三个摊子:封祀工部、封祀礼部和皇陵内务府,他们按照职责各管一摊子事务。
“赵中丞,请用茶!”
“谢愉王爷、十七爷恩典!”
明明是胤禑发的话,赵弘燮道谢的时候,一并谢了老十七。
啥叫会做人?这便是了!
寒暄过后,因直隶的事务不可能禀报给胤禑处理,赵弘燮只得没话找话说,大谈东陵外围的绿营保卫工作,如何重要,如何辛苦。
康熙即位之后,在马兰关专门设置了一员旗人出身的绿营副将,带兵近三千人,除了防守马兰关之外,专门负责东陵的外围警戒工作。
直隶的绿营兵,都归赵弘燮节制。所以,他打着汇报东陵外围防务的旗号,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实际上,大清的官场上,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