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建设家乡。
现在他不仅教数学,还是一个人能当五个人用的德育主任。
在范贵峰的讲述下,叶寒听到了很多好消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成了小太阳的校歌。
高年级的学生学习格外刻苦,有几位已经被县里的重点中学锁定。
学校扩招,现在学生已经扩大到四百人的规模,明年有望朝六百发展。
酒厂现在效益好,等明年,村里也许可以不用接受叶寒的资助,独立承担学生们的学费。
“叶老师,现在咱们得教学楼可跟刚建校的时候大不相同了,您跟我来。”
正当范贵峰准备带叶寒游览教学楼的时候,却见他停下了脚步。
“范主任,我想先看看老师校舍。”
范贵峰虽诧异,却还是遵循他的意思转换了目的地。
虽然一开始建校的时候尽可能地考虑到了教师们的需求,但由于大山村能提供的条件有限,老师们的居住环境还是朴素到了极点。
一张简易单人床,一张木书桌,浴室及厕所还需要公用。
住在交通不方便的村子里,再加上凉山县本身就地处偏远,很多老师一来学校,两三个月才能进一次城,家远的老师过年甚至都不能回家,留在大山村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
教师本就是辛苦的行业,而山区的教师更是值得尊敬的战士。
再加上各地还有十三所学校在建设中,叶寒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老师们的困境。
最近他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在慈善基金里分出一个版块,专门为老师们留出奖励空间。
比如说,半年、一年的激励表彰,特殊贡献奖等等,以及尽可能的生活补贴。
他暂时想将其取名为——园丁奖。
至于如何试行,他捐建的第一所学校当然是首当其冲的试验点。
得知叶寒的想法后,范贵峰在原地站了许久。
教师这个职业,似乎一直与无私与奉献二字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