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一封甚厚,一封甚薄”的书信,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无奈的笑。
父母各寄一封信。
说明二人在写信时定是吵架了。
沈念的母亲李氏爱唠叨,而父亲沈尧山则是惜字如金。
每次写信,沈尧山都觉得李氏唠叨,而李氏觉得沈尧山对沈念和顾月儿不够关心。
于是。
二人虽住在一起,信也一起寄,但经常是两封。
沈念先打开母亲写的那封。
李氏足足写了十一页信纸,从二人的吃穿、用度、出行、礼数等一直说到书童阿吉、丫鬟小桃要注意些什么以及饭菜如何做好吃……
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对沈念与顾月儿的关心。
而沈尧山的书信内容就简单多了。
一片被撕成巴掌大小的纸张上,唯中间有一行小字。
“吾儿切记,不贿不贪不党,光耀沈家门楣!”
沈尧山弃文从商,对当下的世道相当了解。
他不只一次告知沈念。
官场之上,只要不贪墨敛财、不贿赂上官、不群而结党,大概率不会出事。
他希望沈念在仕途上能走得稳当,而非位极人臣。
但他不知道的是——
想要在如今的官场独善其身,保持清白,难如登天。
……
就在这时。
阿吉拿着两张帖子,快步走进前厅。
“少爷,城南丝绸铺商人白弘德、您的钱塘同乡派伙计送来请帖,邀您明晚吃饭赏月,叙同乡之情。”
“还有与你同年的举人崔复邀请您明晚前往集贤楼参加文人诗会,观月吟诗。”
沈念微微皱眉。
他根本就没见过这两人。
二人突然投帖邀请,显然是听闻今日沈念在御前“讲书显圣”的事情了。
他们看到了沈念仕途上的前景,故而欲与之结交。
当下的官场,圈子泛滥。
同乡的圈子、同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