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不由得心头一动,这老主任不是善茬儿,也是个摸枪杆子的。
宁卫东道:“免贵姓宁,家里是辽省锦洲的,这趟来汉东出差,听朋友说,咱们村有好东西,过来看看。”
村主任挑了挑眉:“锦洲?市里的?”
宁卫东一愣,没想到这位老主任竟一张嘴就是质疑一切的锦洲话。
好在宁卫东不是顺口一说,原身在锦洲下乡,立即道:“市里古塔区的,您老去过?”
老主任道:“年轻那暂在那边当过兵。”
宁卫东恍然:“这么说咱还算半拉老乡。”
口音对上,老主任对宁卫东的怀疑减了几分,请宁卫东到屋里喝茶。
宁卫东摆摆手道:“喝茶先不着急,咱们先看看东西。”
老主任点点头,冲李正点点头:“小二,你带宁同志去看看。”
李正连忙应了,说了一声“这边请”,顺着红砖铺的小路往里院走。
老主任则驻足在原地,看着宁卫东几人走远,目光深邃的思索。
生产队的后院有一溜大瓦房,侧边开着一道后门,门下面有车辙印,明显经常有大卡车进出。
宁卫东跟着往里走,来到一扇油漆斑驳的蓝色木门前。
李正驻足,掏钥匙道:“东西都在里边。”
宁卫东看他打开挂在门上的铁锁,嘎吱一声,推开木门,伸手拉开灯绳。
咔的一声,阴暗的屋里被白炽灯照亮。
屋子的窗户都被厚厚的窗帘遮住,屋里则是密密麻麻的存放着银灰色的收录机。
虽然在宁卫东眼里,这种收录机不算什么,但在这个年代却是相当先进的电器。
之前国内流行的收音机只能听广播,整合了收音机和录音机的收录机却能播放磁带,想听什么,就放什么。
而且这种东洋产的收录机,可以用一号电池,相比收音机,体积小很多,上边带提手,可以拎着走,更时髦。
宁卫东都能想象,未来几年在城市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