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安排了另一批交易员以每单2万股的规模挂买一价(优先成交),这是明晃晃地给哈斯廷斯股票团队的诱饵。
换言之,己方的吸筹动作要符合敌军对自己资本规模的认知,能装多像就装多像。
周一全天,百事达经历了一番急速拉升后就不温不火起来。
双方都在有预见地互相试探,你不出手,我也不急。
下午3点50,即将进入尾盘的集合竞价,保尔森突然下达指令!
“挂200万股市价买单!现在!快!”
交易员们神色一凛,200万股几乎是盘口总量的300%,这是要钓鱼啊。
炒过股的都知道,每天开盘和尾盘的集合竞价阶段,可能是风向标,也可能是第二天的陷阱。
保尔森不计成本的大动作瞬间吸引了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的量化算法识别,以为这是大宗抢筹信号,瞬间把股价从3.55美元推高至4美元!
与此同时,刚刚反应过来的哈斯廷斯团队只能先挂巨单买一跟风,在尾盘集合竞价以3.88美元均价吃进120万股。
算下来,首日的资金消耗就已经达到近6000万美元。
“bullshit!”
“马修,什么情况!”哈斯廷斯黑着脸问道。
刚刚口吐脏话的交易主管马修回头:“对手很难缠。”
他无奈解释:“全天的盘口语言捕捉不到他们的动作和资金踪迹,一直在用脉冲式的防护消耗我们的耐心。”
马修口中所谓的脉冲式防护,是保尔森设计的“三层防御网”。
每当股价回落至3.70美元,即通过瑞信、美林、花旗账户同步挂出3.71/3.72/3.73美元三档买单(每档50万股,合计150万股)。
此举迫使哈斯廷斯若要压制股价,必须一次性吃掉全部三档挂单。
加上尾盘偷袭,这才在第一天就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