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的民族之殇。
李雪建扮演的张迺藩砸吧砸吧嘴,恰逢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踩着高跟鞋上了阁楼,一脸无奈地看着张迺藩:
“爸,别同纯如说这些,她还小。。。”
“呵呵,好!好!”老头乐得有人帮自己解围,只剩张纯如噘着嘴不满地看着妈妈。
“不告诉我,等我长大了自己看!”
张迺藩被萌态可掬的孙女逗得直乐,把她抱在自己怀里,带她玩最喜欢的摇摇椅。
在特效技术下,小女孩眼中阁楼外的天空在张迺藩讲到金陵后已悄悄色变。
铅灰色的云层如凝固的墨块,沉沉压向阁楼斑驳的窗棂,浮尘在光柱中翻滚,宛如1937年金陵城飘散的传单。
大银幕有一秒定格在了这片“历史的天空”。
美轮美奂的特写下,一道锐利的天光在云隙之间,像一把淬火的刀正企图撕开天空的伤口。
小张纯如的瞳孔深处,有一种厚重的力量正随着云层的崩塌缓缓苏醒。
十多分钟的开场,已道尽沧桑。
马丁·斯科塞斯已经是第二次观影,他潜心研究了这段历史,此刻结合开场前路宽的致辞,又品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小张纯如这幕戏中,提供给导演发挥的场景极其逼仄,就是这一小扇阁楼窗棂后的天地。
但这位天才导演恰恰就利用这块简陋的画布,将阁楼窗户作为天然的镜头线索和“画框”,几乎玩出了花!
影片开场,李雪建扮演的张迺藩入画,路宽采用低角度广角镜头拍摄张迺藩倚窗而坐的姿态。
窗框将他与窗外的天空切割成两个时空,这是个人被历史洪流禁锢的无力感。
张纯如和阁楼窗棂间一直保持着安全距离,这是大人们给她设置的“防火墙”,不忍让这么幼小的心灵去触碰那段悲惨回忆。
但第一幕的最后,张迺藩将孙女置于自己的腿上,结合她嘴里所言的“我长大了要自己看”,人物语言和电影镜头语言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