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大试,累计三场九天,第一场考帖经墨义,第二场考策问时务,第三场考论、判、诏、诰、表。
九天,时间上相当充裕,江昭也不着急,认真的打扫了卫生,烧起炭盆,戴好护膝,熬煮了一碗羹汤入肚。
时值二月初,气温仍是偏低,一杯羹汤入肚,立刻暖好了身子。
九天的科考,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好好吃饭喝水,有益于保持科考状态。
过了一会儿,江昭打开了考卷,第一场考的是经义题。
既考验圣人之学的理解,也考验学子破题答题的水平。
“《尚书·洪范》云:皇建其有极。”
就这么一句话。
要求则是须引《洪范》《中庸》《孟子》三经为据,自由答题。
江昭抬了抬眉头。
“皇建其有极”,这句话并不完整,真正完整的应是: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
典型的君王之道!
这句话说的是君王要不偏不倚,中正中庸,一旦建立起自己的最高准则,治政天下,黎民百姓也将以君王的准则为准则。
也即,以君王为施政主体,聚五福于黎民百姓。
破题并不难。
汉唐注疏,孔颖达曰:大中至正。
这句话注重无偏无党,也就是破题的关键。
扣准“建极”二字,建极也即治政总纲。
区分“敛”、“敷”二字,敛即聚拢天德,敷则是实施教化。
当然,除了这几个字,其它方向也可破题,无非是狭窄一些。
这一题,真要是作答并不难,难的是要答出水准,答出高度。
沉吟了一会儿,江昭欣然提笔:“臣闻《洪范》九畴,皇极居五,乃圣人敷锡厥庶民之枢机也。”
一句话,堂皇正大,点名主旨。
“夫皇建其有极者,非特谓垂拱......”
“孟子曰:尧舜之道......”
“今陛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