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活你不干谁干?”
非但让她干活,还每天对她洗脑,让她以后帮衬自己的兄弟。
徐元初就是在这种窒息的环境里长大的。
万幸徐父徐母还要点面子,没让她辍学打工。
徐元初自己也争气,考上了省会的大学。靠着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读完大学之后,又咬着牙坚持读完了研究生,最后实在是无力继续攻读博士了,只好参加了工作。
她本来是考本省公务员的,但是政审没过,因为她的父母说了她一箩筐的坏话。
考公失败,她只好另谋出路。考上大学的时候,她的户口从家迁到了学校,毕业以后,如果就业单位无法解决户口问题,那么户口就会再迁回老家。
徐元初可不想自己的户口再回家了,回家就意味着她会受到父母钳制。
为了解决户口问题,她先在省城找了一份工资很低但是能落户口的工作。工作一年之后,她就辞职离开了省城,跑到离家很远的京城工作,从此远离父母,她已经很久没和家里联系过了。
就连和张建伟结婚,她也借口离家太远,没让徐父徐母过来。实际情况是,她连说都没说。反正她的户口本和身份证都自己拿着呢,自己就可以做自己的主。
徐元初有家跟没家一样。所以,她对美满的家庭生活是很向往的。她当初看上张建伟的一个点就是,离婚之后,张建伟把女儿留在了身边。所以,哪怕她嫁进来才发现张琳身体不好,当后妈比她之前预想的要艰难一些,她也没说什么,这不更说明张建伟不重男轻女吗?
徐元初原生家庭的情况,张父张母不知道,张建伟是知道的。
但是他没有帮妻子说话。
徐元初不可能让她妈来给她看孩子,便提议聘请一个育儿嫂。
但问题又来了,张家的房子不够大,如果要请育儿嫂的话,还得再另租一个房子。
成本一下子就高了起来。
屋漏偏逢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