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一点相似的是,我们到苏城后,并未住进那些大厦里,而是在山上的道观中住了下来。
这个道观很冷清,除了我们三个,并无其他的人。
但这个道观也很大,比之黄山村的清微道观要大三倍不止。
前后院的造景极具意境,假山流水,卵石小路,杨柳桂花,随处可见。
据说他以前并不住在这,而是在新疆、西藏那边。
至于在那边是干什么的,他不愿和我们多说,保持的很神秘。
到了这,第一件事就是拜师:
我们住下来的第三天早上。
老爷子便沐浴更衣,换上一套金色道袍。
束发盘腰,看着很有风范,至少和我想象中的高人形象很接近了。
堂内,香炉青烟袅袅,王老爷子背对着三清像,神态庄严的盯着我们。
“行了,这里没外人,一切从简,你们开始吧!”
“是!”
我们点点头,捧着早就准备好的束脩——六礼,双手奉上。
这六礼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干瘦的一斤肉条。
当时不懂为什么要送这六样东西,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里面大有门道、颇有讲究。
芹菜寓意着勤学,莲子象征着苦心,红豆寄望着鸿运,红枣渴求早日高中,桂圆盼师恩圆满,干瘦肉条则是古代束脩之礼的一种传承。
总得来说,这就是道教拜师礼中的传统,是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
当然了,我和小七哥可没钱买这些,事实上都是老爷子昨晚买来的,也叮嘱了我们一些拜师的礼节。
待老爷子将束脩收下,他沉着脸,转过身,脚踏罡步,持三炷香三拜。
“三拜三清,一拜明心。”
蓦然,老爷子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
我们噗通一下跪在蒲团上,两掌撑地,额头轻轻磕了三下。
待抬头,他又喝道:“三拜祖师,二拜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