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纸和笔,显然就是要在接下来的围读之中,记录一些重点。
除了陈瑾和朱颜曼兹之外,在场所有人基本上都经历过这种开拍前的围读会议,所以显得很有经验。
第2/2页)
张一谋说完,有个配音老师就充当了旁白,在那深情的念了起来。
“这是一个发生在人道洪流的真实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响应领袖“开门办学”的号召,全国各个学校都派出师生到农村去学习。”
“汽车站!”
“把行李带好!”
饰演老师的中戏著名演员成太燊突然开口,看着一旁的李雪建:“张队长!”
这台词一出来,陈瑾就感觉到了对方的功底。
旁边的朱颜曼兹显然紧张的要死。
光听,就感觉到这一句说的有多么份量,而李雪建沙哑的声音,更是仿佛代入到了那个年代:“你好,来啦?”
这时候的李老师,已经是鼻咽癌中期,但台词味很浓,不像未来,随着病情恶化,经过化疗和手术后,声带等等都受到了破坏,需要看字幕才能懂。
但即使是这样,他说话依旧很有力量,掷地有声;配合表演和声音,能够迸发出角色的独特魅力。
这就是功底和实力。
一众演员,根据剧本在那用台词技巧读了起来。
有时候还会配合表演和声音,但围读,最考验的就是一个演员的台词水平。
终于,轮到静秋说话了。
剧本一开始,就是张队长和老师的对话。
从他们的口中,一众学生知道了村口有一棵被称为“英雄树”的山楂树。
这棵树,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年代里,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可歌可泣场面。
也正是因为这样,英雄的鲜血浇灌,使得本来开白花的山楂树,花色愈变愈红,到了后来,彻底就开红花了。
这就是《山楂树之恋》这本书书名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