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评价云里雾里,更多的偏向于专业性。
观众其实并没这个兴趣逐字逐行的看完。
陈瑾是看了好几遍才觉得媒体确实不是人人可以当的,夸奖还能这么的委婉。
喏,这就是专业。
陈瑾也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票房和口碑扑街,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压根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他们没说电影好看,都是从专业度方面评价的;张一谋的专业性这估计还没什么人可以质疑。
你可以说他电影拍的烂,但没有人说他拍的电影画面差、水平次,都是喷剧情和角色的。
“这帮媒体影评人都是滑头,其实这样的评价,已经很好了!”
“不过,观众确实压根不是想看这样的影评,他们更多的只需要知道好看,还是难看……”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下这种架子!”
张一谋坐在了陈瑾身旁,他们待会儿得去参加新浪的一个独家专访。
而一直以来,张一谋也都没把这些专业的媒体人点评放在眼里。
因为《三枪》上映时,基本上也是这样的好评套路。
只有观众的评价,才是实打实的。
媒体人的调调就是这样,如果他们评价这部电影好看,还不错,那怎么区分他们跟大众之间的不同?
他们可是媒体人,自诩文化上层,与众不同才是他们的个性。
而与此相对的,威尼斯的专业影评,还有老外的点评就直接了很多。
“简单,但美味,4颗星!”
“一个温暖浪漫,但残忍的故事!”
“张一谋收获了一个好的演员——chan。”
“中外感情的区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我爱你我爱你;《山楂树》:我会等你,永远……”
“非常甜蜜的故事,关于一对年轻情侣生活在一个被禁锢爱情的国度!”
“???”
陈瑾看着最后的一个评论,露出了一抹黑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