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朝廷却是真的没钱了。
眼看着今年已经立秋,不仅大同,其他边镇的军饷也全都还没有着落。
这可如何是好?
隆庆帝召集众臣商议,于链不出意外的又搬出了他那老一套,同时还额外增添了一条,言黄河改道是上天警示,朝中必有奸臣作祟,要求隆庆帝彻查!
众臣闻言大怒,朝中众正盈朝,怎么会有奸臣?
于是纷纷对其进行驳斥,商议又一次演变成了一场骂战。
隆庆帝看着此幕心情烦躁的离开。
“难道我大熙就没有实干的忠臣吗?”
正想着,却见一绯袍官员大步走来,头戴梁冠,腰束革带,美玉装饰,赤罗蔽膝,上有织文。
真可谓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正是大熙一品大员,户部尚书,崔枢!
崔枢上前一拜:
“臣,崔枢献计!”
隆庆帝见状面色一喜,忙问道:
“崔爱卿有何妙策?”
崔枢道:
“陛下,财政之事易解,只需提前收取赋税即可!”
隆庆帝闻言一惊,提前收取赋税?
这倒也是个办法,只是太过……
崔枢看出隆庆帝心中忧虑,问道:
“陛下可是害怕此举劳民伤财,百姓心有怨言?”
隆庆帝点头。
“正是。”
崔枢笑道:“陛下勿忧,臣此举不仅能保证百姓毫无怨言,反而还赞颂陛下恩德!”
隆庆帝更震惊了,还有这种办法?
忙问道:“爱卿快请教朕!”
崔枢道:
“此次赋税不强制收取,而是由百姓自愿缴纳。”
“陛下可亲自承诺百姓,今年提前缴纳来年之赋税,待来年朝廷恢复过来,缴纳税额如数返还,并不再额外收取赋税。”
“如此百姓凭空得一年免税,岂不纷纷称赞陛下之德?”
隆庆帝闻言一想,确实如此。